【特輯】如何調適面對賽事的心理狀態 給教練與球員的指南

林君品

作者/ 林君品

大家好,我是林君品,過去的我,曾是華航女籃培訓選手、北體女籃代表隊選手,擔任過YMCA、雙語幼稚園、新竹實驗國小社課與中山女高籃球義務教練,同時兼具籃球B級教練和裁判一職。

作為一名基層教練、隊員甚至裁判,要求身體的技能訓練上是最基本,無論是專項的個人身體發展、預防及保養,還是團隊戰術、技術或知識上的強化,都該規劃在訓練菜單裡,唯獨心理的素質養成與抗壓性相關技能的訓練,極少被列入培訓要項。

畢業入社會工作後的某一年,因緣際會參加一場我大哥舉辦的「New code NLP創始人親授班執行師」課程,創始人之一John Grinder博士在課間與我分享網球阿格西、高球老虎虎茲都運用這學習內容開發自我潛能,鼓勵我將所學的這套現代心理學應用工具,分享並反饋在體育相關領域中,我就從2013那一年專研並推廣至今未曾中斷。

記得第一次運用這套工具,是一位高球的培訓選手,當時教練和體能訓練師都說他在技術與能力上沒有問題,大家都覺得應該是心理影響了他的運動表現,於是透過引薦到我這邊來上課。翌日比賽結束後接到他的來電,該賽事表現他破了個人記錄,寫下最佳成績。當下我只有一個念頭,就是好好的把John Grinder博士教授的工具與助人精神持續傳承,所有的學習都是需要不斷的「練習、練習、再練習」。

近年來國內開始漸多的運動科學相關研究與應用,已投入在選手的訓練中,但在心理技能的訓練上仍未見成熟。許多研究均證明運動心理技能訓練可以協助或增加運動表現,若能在不同教育階段和訓練頻率的培育階段,配置諮詢師隨身引導和調整,台灣目前所見多在高規格賽事中才有規劃與配置;但我發現往往優秀的運動員常見心理所需訓練的階段較處於「積極奮鬥」階段、忍受「傷痛復健修復」、「選秀與選拔」不平等心態、「各賽期前後」的準備情緒不穩居多。

建議選手或教練在未制度與配置前,可以透過其他管道自學,依據自己的能力層級、練習或賽期來提升覺察以利自我隨即調適,不但能自我潛能開發及自我價值提升,也強化了本身心理的堅韌性以因應心理壓力及策略的應變性。

林君品

接近賽事表現失常 該如何調適心理

十幾年來,我投入各運動項目的心理技能培訓活動、校園巡迴與關懷列車講習,甚至辦理「一對一專業教練協談」、「選手心理特訓班」等課程,涉入羽球、網球、桌球、高球、滑輪溜冰、田徑、鐵人三項、排球、棒球和最熟悉的籃球項目等,將新知分享給校長、教練、選手及家長,同時關照選手賽期於公於私的整體表現。

這兩年較多時間投入協助HBL、UBA、WSBL等各層級賽事,最常見的選手個人狀態:如被球團期待或教練指定的先發選手,越接近賽事反倒容易出現運動表現失常、心理壓力負荷難眠;有些則是情緒失控、焦慮與不平衡等心理現象。球隊及球團較普遍需求在「團結性重整」或「向心力重建」、「自信穩固」、「軍心穩定」和「目標設定」等條件上演練;有些則歸屬於運動傷害的心理反應或焦慮等調適需求面向。

通常,我會先透過教練、家長的陳述了解選手現況,協助選手覺察狀態帶來的自身改變與背後動機,例如身體技能或心理技能上的差異作為,評估整體效益,再經由協談後快速分析並判讀影響選手表現或情緒不定的因素,提出改善方針並給予正向的引導及心理調節,傳授適當的工具來緩和、穩定,提供改善與幫助。必要時,我會運用些許的催眠指令輔助,用以意象訓練助於選手突破自我受限,依據賽前、賽中及賽後的各階段進行目標的心設定;甚至區分判讀目前戰局優劣得現況以強化擅長發揮的特性,調動次感能力的調和、凝聚整體的氣勢。

我帶選手最多的練習多是透過身體五感收到的訊息、神經系統接收的處理、技能訓練的動作,經過反覆練習成為選手身體的慣性和記憶,心理則藉由自己腦力的發揮來改變生活的方式,透過神經系統收到的訊息、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系統,加以分析做出具有意義的指令,達成思考或行動想要的目標或成果,影響甚於身體的反應;因此,心理更需被重視且時刻觀察與照護,當身心合一時便是最佳表現的開始。

林君品

若沒有相關資源 教練、選手該怎麼做

身為教練,督促選手採取自發的行動與學習外,找尋選手未知的能力與可能性,透過心理技能和溝通訓練,藉由原先的指示、命令或建議原則,轉化為知識、技術和經驗傳授的能量,引導孩子學習的心更趨行動力。身為選手,負責的不是外在的評價,而是內心資源的整合用以描繪未來願景的基礎,不定時培養行動以達成目標和自我實現的價值。

我常提醒選手,語言也是一種力量,你怎麼想,大腦就隨之引導身體跟著做下去!所以,思考你的目標及了解背後動機的正向意圖,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結果與效果;活出自己最大價值,從自己的心啟動終極練習直至豐收,顛覆你曾經以為的全力以赴,心智的重建及修鍊將會帶我們走向卓越的自己。

林君品

延伸閱讀: